郑报全媒体记者潘燕王红文马健图
“嘀、嘀、嘀……”7月26日,医院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病区内,伴随着监护仪偶尔发出的声响,一切平稳而有序。在医护人员悉心照料下,暴雨夜紧急转运至此的81名新生儿病患如今病情好转,其中有12名宝宝已陆续出院。
26日15时许,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区内,心电监护仪发出嘀嘀蜂鸣声,呼吸机有节奏地运行着,医院里最安静的病房,鲜有哭闹声,只有各种仪器的运作和警报声常在。透过病房厚厚的隔离玻璃记者看到,有的婴儿正沉沉入睡,有的在轻轻伸展四肢,有的新生儿周身沐浴在蓝光治理中,有的婴儿正被医护人员用特制奶瓶一滴一滴喂食……
“每个新生儿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救治病人!”回想起那个暴雨的凌晨,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学科主任康文清告诉记者,此次紧急转运过程中,中心所辖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内科监护室三大病区共接收了来自郑大一附院81名转运新生儿病患。其中,仅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就接诊28名患儿,5人是体重低于1公斤的超低体重患儿,还有11名患儿需要佩戴呼吸机。
康文清说,相对于普通病人来说,这些新生儿病患格外“娇嫩”,以最小患儿为例,胎龄27周3天、体重只有克,大约只有成人一个手掌大小。并且,最小患儿患有早发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情况十分危险,是及时专业的紧急转运让患儿的病情得到稳定。
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突如其来的大批危重症新生儿患者转诊,那一夜医护人员的紧张忙碌可想而知。
“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李丹凤告诉记者,“7月21日凌晨3点,接到紧急接诊转运患儿的通知后,同事们都没有一丝犹豫,快速分工合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准备就绪。首批7个危重患儿抵达时,暖箱已经按照每个孩子需要的温度和湿度调整到位,监护仪、呼吸机、辐射台也都第一时间按需开展治疗,整个转诊、接诊的流程忙而不乱、快速而顺畅。”
在新生儿疾病诊疗中心,没有家人陪护,新生儿也很少发出声响,除了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