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腹泻分析

青少年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19665.html

一、猪腹泻分析

腹泻的机理包括:分泌增加、吸收不良、肠道炎症及肠通透性增加。

1、分泌增加:

肠道本身无明显炎症,只是分泌量增加,从而导致水样性腹泻,多以病毒性腹泻为主,如: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另外A型产气梭菌、艰难梭菌、沙门氏菌、等孢球虫、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极易损伤肠道,造成肠绒毛萎缩、肠黏膜脱落,这会造成液体大量外渗进入肠腔,进而加剧水样腹泻和脱水的程度。

2、吸收不良:

肠道不健康会造成肠道吸收不良,无法吸收的营养成分会在肠腔中转化成大量的酸性物质,引发腹泻。如:新生仔猪隐孢子虫病可引起吸收仔猪不良性腹泻。

大肠杆菌、C型产气梭菌、艰难梭菌、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胞内劳森菌、短螺旋体等能造成明显的肠道吸收障碍(A型产气梭菌和沙门菌除外)。

3、肠道炎症:

肠道上皮屏障遭到破坏或肠道致病菌感染均可引起炎性细胞浸润。可引起肠道炎症的疾病包括:C型产气梭菌、艰难梭菌、霍乱沙门氏菌、胞内劳森氏菌、短杆菌、寄生虫、猪瘟、伪狂、圆环、冠状病毒等。具体如下:

肠糜烂、肠坏死和肠出血:C型产气梭菌。

肠道扣状溃疡:由霍乱沙门菌、猪瘟、肾病皮炎等易引起。

黏膜脓肿:小肠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

肠道隐窝上皮变性:牛流行腹泻、球虫。

肠道隐窝深层坏死及肌层坏死:伪狂犬。

肠道隐窝上皮增生、出血:胞内劳森菌。

肠道肉芽肿:圆环病毒、冠状病毒。

肠道损伤出血:鞭虫、蛔虫等。

4、肠通透性增加:

肠通透性增加是指肠道发生炎性反应或者物理性损伤,导致的一些平时不能被肠道直接吸收的大分子物质通过肠道进入了血液循环。肠壁可以被视为是仔猪对抗细菌,毒素和内毒素的"第一道防线",如果肠壁受到损伤,仔猪更易受到感染,这可能会导致肠壁通透性增加而发生腹泻。

二、猪腹泻汇总:

(一)病毒性水样腹泻:

01、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绒毛萎缩,肠壁薄,并发呕吐,严重水样腹泻。

02、流行性腹泻病毒:绒毛萎缩,肠壁薄,并发呕吐,严重水样腹泻。

03、轮状病毒:水样腹泻。

04、捷申病毒:肠病毒,可引起腹泻。

05、蓝耳病毒:极易与流行性腹泻混感,以免疫抑制的方式增强腹泻发生率。

06、牛病毒性腹泻:可引起类似猪瘟症状。

07、非洲猪瘟:引起肠膜脱落、肠出血及血样腹泻。

08、猪瘟:引起小肠淋巴滤泡肿胀坏死,小肠出现扣状溃疡。

09、圆环病毒:多系统衰竭,肠淋巴肿大苍白,结肠系膜水肿,轻度腹泻,肺炎。

10、札如病毒:是引起非菌性急性胃肠炎暴发的主要病因,也是仅次于轮状病毒。

11、腺病毒:症状不明显,偶有腹泻发生。

12、星状病毒:星状病毒科可以引起幼小动物产生腹泻症状,包括哺乳动物属和禽类属。

13、伪狂犬:引起坏死性鼻炎、扁桃体炎、坏死性肠炎。

14、高热病继发症:引起肠炎。

(二)细菌性腹泻:

01、大肠杆菌:黄、白痢及,6周龄以上的猪易发水肿病(志贺毒素)。

02、沙门氏菌:大肠\小肠纤维素性出血及溃疡,水样腹泻,粪中有伪膜

03、A型产气梭菌:肠绒毛顶端脱落,奶油状腹泻。

04、C型产气梭菌:空肠坏死、出血,出血性腹泻。

05、艰难梭菌:是乳仔猪结肠坏死的元凶,结肠表层多点溃疡、化脓,奶油状腹泻。

06、肠球菌:附着在肠绒毛上,引起肠细胞减少,肠绒毛中度萎缩同,引发腹泻。

07、空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是引起细菌性胃肠炎的一个最主要致病因素。

08、痢疾短螺旋体:盲肠结肠炎,纤维素性渗出,肠坏死出血,糊状血痢。

08、结肠菌毛样短螺旋体:结肠炎,肠损伤度低于痢疾螺旋体,糊状血痢。

09、耶尔森氏鼠疫杆菌:轻度肠炎或结肠炎、肉芽肿、小脓肿。

10、胞内劳森菌:小肠或大肠黏膜增厚,肠内有血凝块,血便。

11、炭疽:引起肠道溃疡性腹泻。

12、短杆菌:糊状腹泻

(三)寄生虫腹泻:

01、弓形虫:寄生在动物的有核细胞内。在人体多为隐性感染;发病者临床表现复杂,其症状和体征又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主要侵犯眼、脑、心、肝、淋巴结等。

02、蛔虫:白斑肝,能导致肠绒毛维萎缩、肠肉芽肿,最终引起腹泻和瘦弱。

03、鞭虫:盲肠\结肠糜烂,有是粪中带血。

04、隐孢子虫:肠壁有虫卵,肠膜萎缩,肠吸收不良,黄色腹泻。

05、等孢子球虫:绒毛萎缩,肠纤维性坏死,液体式腹泻。

06、艾美球虫:绒毛萎缩,引发肠炎腹泻

07、肠道线虫:肠道损伤,引起肠炎性腹泻

08、有齿食道口线虫:盲肠结肠上段糜烂、水肿、肉芽肿,轻度腹泻

09、矛首线虫:肠道损伤,引起肠炎性腹泻

10、阿米巴虫:肠道损伤,引起肠炎性腹泻

(四)营养性腹泻:

01、大豆因子;可引发肠黏膜损伤。

02、水质;水硬过度可引起糊状腹泻。

03、维生素A缺乏;VA可维持肠道上皮细胞完整,参与糖蛋白与黏蛋白合成,保障肠道黏膜的免疫功能。

04、生物素缺乏;缺乏可以导致免疫系统,皮肤,指甲和毛发及消化道上皮出问题。

05、烟酸缺乏;烟酸缺乏症又称糙皮病,临床以皮炎、舌炎、肠炎、精神异常及周围神经炎为特征。

06、VD缺乏;VD可通过调节先天免疫系统及固有免疫系统,增强肠道抗菌活性,减轻肠炎的发生。

07、VE缺乏;可导致皮肤角质化异常、干眼病、眼炎、溃疡角膜炎、肺炎、腹泻。

08、出血性胃溃疡:粪便发黑;

09、低血糖症;是仔猪在出生后最初几天内因饥饿致体内贮备的糖原耗竭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低血糖可造成小肠绒毛快速、大量萎缩,引发腹泻。

(五)中毒性腹泻:

01、元素中毒(砷、铬、氟、硒、硫、铁);

02、霉菌中毒(黄曲霉、赤霉烯酮、呕吐毒素);

03、氨基甲酸酯中毒(阿苯达唑);

04、色胺酸中毒;

05、地美硝唑中毒;

06、除草剂;

07、有机磷中毒;

08、疱疹2型病毒;

三、猪腹泻的阶段性分布:

0-3周内-常见腹泻病:

艰难梭菌、A型产气梭菌、C型产气梭菌、牛病毒性腹泻、肠球菌、低血糖症。

0-1月内-常见腹泻病:

大肠杆菌、轮状病毒、捷申病毒、蓝耳病毒。

各段型-的常见腹泻病:

冠状病毒、弯曲杆菌、弓形虫、非洲猪瘟、猪瘟、高热病继发症。

3日-3月内-常见腹泻病:

隐孢子虫、等孢子球虫、艾美球虫、线虫、札如病毒、腺病毒。

7日-出栏内-常见腹泻病:

星状病毒、铁中毒、大豆因子。

14日-出栏内-常见腹泻病:

沙门氏菌、食道口线虫、抗生素型结肠炎、毛肠短螺旋体、耶尔森氏鼠疫杆菌。

1月-出栏内-常见腹泻病:

水质、胃溃疡、圆环、劳森氏菌、矛首线虫、阿米巴虫、蛔虫、鞭虫、痢疾螺旋体、短杆菌(糊状腹泻)、炭疽、生物素缺乏、烟酸缺乏、VD缺乏、VE缺乏、色胺酸中毒、元素中毒(砷、铬、氟、硒、硫)、黄曲霉中毒、赤霉烯酮中毒、呕吐毒素中毒、地美硝唑中毒、氨基甲酸酯中毒(阿苯达唑)、除草剂、有机磷中毒、绵羊、疱疹2型病毒。

杨飞洋

红指针兽医平台欢迎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nanpeng.net/jbgs/7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