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内镜基本愈合+组织学缓解,可能成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治疗目标
文献来源:AlimentPharmacolTher.Apr;53(8):-
特别声明:本文属于医学专业文章,仅供医疗专业人员学术交流。不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观点与述评:最近,Jangi等人在《AlimentPharmacolTher.》期刊发表论文,报道了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经治疗后达到内镜缓解(Mayo内镜评分[MES]=1)后,如果进一步能达到组织学缓解,长期治疗结局较好。
众所周知,Mayo内镜评分[MES]是评价UC黏膜愈合的“经典”标准。MES=0分被认为是完全黏膜愈合,内镜下几乎看不到任何炎症病变,黏膜接近正常。MES=1分也属于黏膜愈合的范围,但内镜下依然可以看到部分轻度炎症病变。
目前已知,UC患者治疗后达到MES=0的患者,未来疾病复发率、手术风险会显著低于MES=1的患者。提示MES=0(内镜下完全黏膜愈合)是UC的理想治疗目标。
但是,目前存在一个临床问题:对于那些达到内镜下黏膜基本愈合(MES=1)但同时达到组织学缓解的UC患者,其复发风险与完全黏膜愈合(MES=0)的患者有区别吗?
因此,问题在于比较两种UC治疗目标:
1.内镜基本愈合+组织学缓解2.内镜完全愈合这种比较的结果,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组织学缓解+MES=1的价值。因此,医院(YokohamaHospital)利用自己先前的研究队列,进行了相关分析。
当前最新的“IBD达标治疗”专家共识(STRIDE-II)建议,将完全黏膜愈合(MES=0分)作为UC的治疗目标。
因为与内镜完全愈合(MES=1分)相比,仅达到内镜基本愈合(MES=1)的患者,未来复发风险显著更高。
但是,考虑到治疗强度、副作用和额外费用,尚不清楚是否所有达到内镜基本愈合(MES=1)的UC患者,都需要强化治疗以达到完全愈合。
医院的研究队列,纳入包括例UC患者,这些患者经过治疗达到持续(≥6个月)无激素缓解,并且所有患者均在年10月至年10月之间通过内镜评估,达到黏膜愈合(MES≤1分)。
在持续随访的例患者中,有82例患者最终达到了完全黏膜愈合(MES=0分),55例达到基本黏膜愈合(MES=1分)+组织学缓解。
对UC患者组织学缓解的评估,是通过内镜下组织活检完成(至少6份活检标本)。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家根据Geboes评分,使用双头显微镜对所有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学评估。
组织学缓解定义为Geboes评分≤3.0分,黏膜上皮没有嗜中性粒细胞,没有隐窝破坏、糜烂和/或溃疡。
疾病复发定义为Mayo评分≥3分、出现直肠出血、或治疗方案发生任何主动改变。对所有患者一直随访直到年10月或复发为止。
在平均16个月的随访期间,达到内镜基本愈合(MES=1分)且组织学缓解的患者,疾病复发率与达到内镜完全愈合(MES=0分)的患者相似(12.7%vs11.0%,P=0.67)。
医院的UC患者数据,与Jangi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
这提示除了内镜下黏膜完全愈合之外,黏膜基本愈合(MES=1)且组织学缓解也可能作为UC的治疗目标。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链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