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个“藏毛窦”的故事,和您捉迷藏的小毛发--带您了解藏毛窦的前世今生。常言道“十人九痔”,提起痔疮人人都知道,但是提起一个与毛发有关的疾病大家就有些陌生了,它叫做“藏毛窦”,中医称为“尾闾发”。大家都知道毛发分布在人体的表面,人体的毛发除了头发,还有体毛、腋毛、阴毛、眼睫毛等,它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但是也有极个别的毛发喜欢和您捉迷藏,它们躲到自认为隐蔽的地方,在里面玩得不亦热乎,因为藏毛窦临床比较少见,常易被误诊为肛周脓肿、肛瘘,从而带来二次手术的痛苦,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藏毛窦是指骶尾部皮内的囊肿或慢性窦道,由于腔内藏有毛发,故称为藏毛窦。临床上比较少见,男性多于女性,身体壮实,多在青春期后20-30岁发生。该病以肛门坠胀、疼痛、肛周流脓水为特征,伴有感染时可见恶寒、发热、周身不适。藏毛窦在欧美国家多见,近年我国此病发病率也明显上升。
发病原因1、先天性原因:由于骶管残留或骶尾缝发育畸形导致的皮肤的包涵物。但在婴儿的中线位肛后浅凹部位很少找到藏毛疾病的前驱病变。多发生位于在青春期会阴、臀部多毛的男性,其毛发生长和皮脂发腺分泌均增加,常有感染、刺激和深部组织有毛发陷入生长等多因素存在。
2、后天获得性疾病:认为窦和囊肿是由于损伤、手术、异物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的肉芽肿疾病。由于毛发长入皮肤和皮下组织使囊肿容易感染,窦道不易愈合。
临床表现本病多发生在青春期后20-30岁年龄段,藏毛囊肿如无发感染常无症状,仅为骶尾部突起,偶有骶尾部疼痛和肿胀不适,常见骶尾部胀痛或间歇性流脓水,自行溃破或因引流后暂时消退、易复或感染严重时恶寒、发热、周身不适。肛门指诊肛内后正中或稍偏一侧骶前可触及肿物,有时有触痛;探针可从窦口探入,深度不一;可行彩超、CT或MRI进一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骶尾部藏毛窦需与肛周脓肿、肛瘘、肉芽肿骶尾部相鉴别。治疗原则一旦明确诊断,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切开缝合。临床病案许某,男,33岁,自主就业。年2月5日初诊。
反复臀部尾骨处肿痛溢脓6个月。
缘于6个月前因饮酒后出现臀部尾骨处肿痛,此后每于饮酒进食热性食物即出现肿痛溢脓,伴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尽感。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
视诊:肛门外观正常,可见臀部尾骨处红肿,并可见一小外口有脓液溢出。指诊:肛内未触及硬性肿物及硬结,6点处有触痛,指套退出未见染血及粘液;探针探查:从外口探入窦道深达5公分;肛门镜检查:未见内口。MRI示:臀部皮下~深部肌肉区(S5-CO1水平)水样异常信号影,考虑先天性畸形~上皮窦。
西医诊断:藏毛窦。
中医诊断:尾闾发(热毒蕴结)。
清热解毒排脓。
藏毛窦切开引流缝合术,加味透脓散口服,苦参清热洗剂熏洗。
术后换药1个月后痊愈。术后二年半随访无复发。
切开藏毛窦可见创面底部躲藏的毛发
藏毛窦属于畸形发育,可出现在枕部到骶尾部间的任何部位,以骶尾部最多见,好发于骶尾部的臀间裂之间皮下组织内的,是一种含有毛发的反复刺激的,反复感染的囊肿或者窦道,它主要发生在25岁到35岁的男性,多发生位于在青春期会阴、臀部多毛的男性,临床上较少见,较难诊断,容易误诊。该病以肛门坠胀、疼痛、肛周流脓水为特征,伴有感染时可见恶寒、发热、周身不适。瘘口四周往往有异常的长毛,色素沉着或毛细血管瘤样改变,有的在其上方还有脂肪瘤突出。藏毛窦与肛周脓肿不同,它的肛门内无瘘口,它的窦道是头向生长,其内含有毛发,反复刺激、反复感染,因此不容易愈合。本案治疗采用藏毛窦切开引流缝合术,完整切开藏毛窦后挟除毛发,搔刮窦道基底部后进行逐层缝合。
患者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证属湿热下注。故治以清热利湿,解毒透脓,方用加味透脓散口服,苦参清热洗剂熏洗,以促进创口愈合。
鸣谢-叶玲名中医工作室
肛肠科简介李晓华:肛肠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肛肠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大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沧州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秘书。曾于中国医院进修学习。已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专著7部。完成科研3项,均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研课题1项。对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肛瘘、血栓外痔、肛周湿疹、溃疡性结直肠炎、结直肠肿瘤等,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整理出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祛风止痒的三种不同的中药肛门洗剂治疗不同的肛肠疾病,极大的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联系
邢志勇: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会常委,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委,沧州市抗癌协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沧州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普外科、肛肠外科工作20年,并医院进修学习,师从著名肛肠外科专家吴菲,张作兴,张培达,高记华等,临床经验丰富,有多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级多项大奖,发表有价值论文、论著多篇,能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技术治疗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便秘等,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有独特的见解。
联系
肖彬:主治医师,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长期从事微创肛肠专业,医院,医院,师从全国著名肛肠专家张培达主任,傅传刚主任,张卫主任,能很好的运用国内先进技术治疗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结肠及直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便秘等
联系
邵秋香: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师从湖南中医药大学肛肠病专家、国家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何永恒教授。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2篇,录制手术教学视频1部,书写并参与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有关便秘治疗。专业特长:对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便秘、溃疡性结肠炎、肛周湿疹、结直肠肿瘤等,擅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联系
崔书德: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师从国家级名老专家学术继承人,福建省中医优秀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理事、福建省肛肠学会副主任委员叶玲教授。专业特长:对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便秘、溃疡性结肠炎、肛周湿疹、结直肠肿瘤等,擅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黄晓明: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院,医院高记华教授。专业特长:对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便秘、溃疡性结肠炎、肛周湿疹、结直肠肿瘤等,擅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肛肠科门诊:门诊楼1楼东侧;肛肠科病房:E座5楼
肛肠病房:-;
河北医院
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黄河西路31号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