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病乃万病之源,肠道健康在维系我们人体健康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肠道健康呢?维系肠道健康的核心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话题。回答上述问题,绕不开的主题就是肠道微生态或者说肠道菌群。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亦被认为是人的“第二大脑”。肠道菌群在维系人体健康以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失调不仅与消化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和肠易激综合症等相关,还参与了一些消化道外疾病如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过敏性疾病及精神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被认为是“看不见的器官”。
粪菌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又称肠道菌群移植,其定义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需要强调的一点或者需要消除误解的是,粪菌移植绝不是直接给患者进行移植粪便,而是将健康捐赠者的粪便中经特殊工艺提取出来后,再将这些健康的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来治疗疾病。
粪菌移植概念最早记载于年前我国东晋时期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饮粪汁一升,即活”。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人粪治病的方法。年粪菌移植治疗严重伪膜性肠炎开启了粪菌移植的现代医学研究新纪元,后续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粪菌移植在伪膜性肠炎治疗方面的获得确切的疗效,欧美以及中国指南均明确指出,粪菌移植适用于复发性伪膜性肠炎的治疗,尤其是第三次发作以后,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但粪菌移植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其治疗潜能更多在于其他难治性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以及肠道以外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自闭症等等。
关于粪菌移植安全性方面,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消化道外症状主要为发热,大部分症状均为自限性,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年报道2例病例接受粪菌移植后导致严重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其中69岁肝硬化伴有肝性脑病的男性患者住院治疗后好转,而73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男性患者死亡,该患者在进行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前,接受了骨髓移植治疗,免疫系统受损,增加了菌群移植后的感染致死风险。该事件恰恰从另一层面警示,肠道菌群移植是一项系统工程,治疗过程涉及供体的筛选、粪菌提取与保存、受体适应症的选择、治疗时机、移植途径、移植剂量与频次、疗效评估、风险与安全评估、治疗后监测与随访以及监管与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是一项严谨的科学技术。既不能认为粪菌移植是“万金油”,啥病都能治疗,甚至有患者进行“自我医疗”,又不能因噎废食,全盘否定。
常健康,肠联系,后续我们慢慢道来,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