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不断、反复发作。通常根据致病原因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以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困扰着广大患者。由于肠粘膜长期充血、水肿甚至溃疡,肠道环境紊乱,吸收和排便功能异常,在反复的损伤和修复过程中,易导致肠粘膜组织增生,引发结肠癌。要想有效地改善慢性结肠炎的症状,防止病情恶化发展,饮食调养很重要。慢性结肠炎饮食调理的目的是减轻肠道负担,修复肠粘膜,纠正营养不良。围绕以上目的,饮食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油脂摄入,忌油腻食物:脂肪和油脂食物不易消化,并且有润滑肠道的作用,会加重腹泻症状。建议每日尽量少吃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烹饪应选择蒸、煮、清炖、汆、拌等少油方式,避免煎炸和熏烤。可用红茶、焦米粥汤等收敛饮料,加餐宜少量多餐,增加营养。
2.忌食用胀气食物:如牛奶和大豆等。牛奶中的乳糖、甜食中的葡萄糖类、大豆中的低聚糖等都容易在肠道发酵产酸产气。加重肠粘膜损伤和肠道功能紊乱。加剧腹泻。最好不要喝牛奶,因为牛奶能促进胃酸分泌,从而加重和诱发消化道疾病。
3.食物制作要软、细、少渣或无渣,忌选择粗纤维丰富的蔬菜和主食:粗硬的食物不易消化,加重肠道负担,不利于肠粘膜的修复。一般来说,根茎类蔬菜比叶菜类纤维含量低,芹菜、韭菜、竹笋等都是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蔬菜,应该少吃;谷豆类食物的膳食纤维主要集中在谷皮和豆皮中,所以主食要精细一些,在精米白面的基础上添加各种去除谷皮,研磨较细的杂粮粉,发酵后蒸成软发糕食用,或者打成杂粮糊糊粥喝。
4.少吃生的瓜果蔬菜,尤其是寒性果蔬:如西瓜、香蕉、梨、黄瓜、生菜、西红柿等。中医认为,脾胃虚寒则泄泻,寒性果蔬损脾阳,生湿邪,使腹泻症状如雪上加霜。同理,建议常常食用补脾祛湿的山药、薏米等食疗佳品。
5.在正常饮食之外补充优质蛋白质粉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B。优质大豆蛋白粉好消化,生物利用率高,是对慢性结肠炎患者最有益的保健品;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是水溶性维生素,随腹泻流失严重,同时B族维生素具有抗压力作用,能够缓解精神压力加重结肠炎症的状况。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