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迄今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炎症性肠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病情轻重不一。少数可并发中毒性巨结肠、瘘及肠穿孔等。其病理学变化主要局限于结肠的粘膜和粘膜下层,严重者可侵犯肌层和浆膜层,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表现为粘膜弥漫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有颗粒样病变和假性息肉,95%以上为多发性溃疡。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理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遗传、感染、环境和免疫因素。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人肠道中存在的正常细菌菌群紊乱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罪魁祸首,紊乱的肠道菌群让刺激肠上皮细胞受损,使肠道粘膜屏障通透性增加,影响肠道粘膜的免疫系统而产生肠道持续性炎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是清除结肠溃疡,消除炎症,改善微血管功能障碍,增强机体免疫。医用三氧具备消炎、镇痛、改善血液流变、调节机体免疫等功效,三氧直肠灌注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非常理想。疗效评估1每次治疗前排空大便,将一次性灌肠管涂石蜡油后插入肛门约20cm(达直乙交界),并与三氧治疗仪相连接,开始时调整三氧浓度为60μg/mL,三氧总量为mL;然后,慢慢地增至~mL,每天充气减小三氧浓度(5μg/mL每天),同时增加气体总量,慢慢压入肛门,若有不适即停止压入,治疗后患者卧床休息30min,每天1次,第7天三氧浓度减至25μg/mL,以此浓度再连续三氧灌肠治疗7d,共计三氧灌肠治疗14d。三氧治疗IL-6下降较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能与三氧灌肠拮抗炎性因子的释放,中和IL-6有关,从而达到治疗UC的作用。一般认为,医用三氧高浓度(30~70μg/mL)时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中等浓度(20~30μg/mL)时主要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低浓度(20μg/mL)时主要发挥增加氧供的作用。笔者认为,三氧灌肠联合药物治疗UC能提高临床疗效,且能降低患者IL-6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对选择合适的三氧浓度、疗程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疗效评估2治疗组除口服培菲康常规治疗外,给予三氧灌肠治疗,将连接在三氧输出管上的吸痰管插入肛门内,每次输入35%浓度的三氧50ml连续1-2min,总共约ml气体,边输注边按揉患者小腹部,以有膨胀感但可忍耐为宜,令患者憋住30min,3次/d,连用15d。治疗组治疗后IL-6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5d后TGF-1水平亦明显低于治疗前,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氧直肠灌注疗法适应症三氧直肠灌注疗法的首要适应症是各种慢性肠道感染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等,还有如胃溃疡、肛裂以及各种直肠、结肠肿瘤。三氧直肠灌注疗法治疗原理1.三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一遇到组织液、血浆、淋巴液、尿液就马上会发生如下反应:O3+生物大分子→O2+O,单个氧原子(O)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2.三氧可以和免疫细胞表面的不饱和脂肪酸反应生成脂质过氧化氢链,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快速而彻底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3.三氧能快速而彻底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三氧是不会产生耐药性的广谱抗生素,其治疗胜于抗生素,可挑战抗生素,减少抗生素使用,降低抗生素药物所占比例,见效快,疗程短,不但减少住院费用开销,也减少了大量医药费用的支出,减轻了患者总的疾病负担。拓展治疗肝病应用三氧直肠灌注法:医用三氧ml直肠缓慢注入,保留10分钟不排气。第一个月:三氧浓度15μg/ml×ml。第二个月:三氧浓度20μg/ml×ml。第三个月:三氧浓度20μg/ml×ml。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其他治疗途径(1)抗粘附剂治疗:如那他珠单抗等,目前新的抗粘附剂有vedolizumab、aliforcasen、rhuMAbβ7和CCR9抑制剂等;(2)激酶抑制剂治疗:包括JAK1,JAK2,JAK3和TYK2。托法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口服小分子药物,其在克罗恩病的治疗上有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有一些副作用,如感染、贫血、血脂升高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等。(3)干扰素γ-10治疗:是一种炎症趋化因子,其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4)加强粘膜屏障治疗:卵磷脂是能促进胃肠粘膜分泌粘液,保护胃肠道的粘膜屏障,可以大大减少炎症反应,卵磷脂的减少可能会使有毒物质入侵。(5)针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的治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也称胰岛素增敏剂受体。噻唑烷二酮类是PPARγ合成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近年来已引起胃肠疾病专家的重视,现已证实其用于急性或慢性结肠炎的动物模型可减50-70%的肠道炎症。氨基水杨酸类似物是该类型的新药,其中一种氨基水杨酸类似物((R)-(-)-GED--34)已被证实抗炎活性高于氨基水杨酸-倍。(6)改善缺氧的相关通路:在炎症性肠病中,缺氧、微血管功能障碍与炎症相关,高压氧疗法由于对伤口愈合有着积极的作用,其已在许多医学领域应用,也曾报道使用高压氧成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少数病例。(7)粪便移植:一个越来越流行的重塑肠道微生物的方法是通过粪便细菌疗法或粪便微生物移植,该方法在炎症性肠病的少数病患中的治疗作用已得到证实,但这也存在引起艰难梭菌感染的风险。这仍需要大宗病例进行临床研究。(8)寄生虫治疗:寄生虫或其可溶性的分泌物可能会与宿主相互作用,通过激活免疫调节途径而起抗炎症反应。寄生虫疗法治疗炎症性肠病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其结果也是令人鼓舞的。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中主要是用安全性较好的猪鞭虫卵,临床试验证实其能缓解炎症症状,无副作用报道。(9)针对转基因生物作为药物输送系统的研究:利用生物技术设计新一代的粘膜运载系统,其中包括转基因生物如细菌或病毒载体系统。a.利用转基因细菌表达白细胞介素-10治疗结肠炎小鼠模型,可以有效减少炎症。在临床I期试验中,利用此种方法治疗10名克罗恩病患者也证明其可安全有效地减少炎症活动。b.弹力素是一种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天然抑制剂。其在炎症性疾病的动物模型中疗效已被证实,研究人员利用非致病性的乳酸菌转导人类弹力素基因而制作乳制品食物,并证实在小鼠模型会产生人类弹力素,这些结果表明临床上应用含弹力素基因的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将会成为可能。(10)针对药物研发新方向的研究: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药物,其提取物HMPL-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主要是通过抑制NF-κB通路来起抗炎作用的。实验证明HMPL-影响Th1/Th17的表达以及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现已有报道利用穿心莲提取物HMPL-进行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hmpl-可以替代美沙拉秦作为诱导治疗的药物。
德国卡特亚太区总部联系方式
-,--
网址:白癜风吃什么药最好SEM总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nanpeng.net/zlff/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