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民间偏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66445.html我们在门诊经常遇见有些患者反复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结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思路。1、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的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多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感染、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与急性肠炎、感染性肠炎不同。发病率在20-30岁达到高峰,老年人也有相关病例发生,男女都会发病,西方国家高于东方国家,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2、有哪些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肠外表现为皮肤病变(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症等)、黏膜病变(口腔溃疡)、关节损伤(外周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等)、眼部病变(巩膜炎、葡萄膜炎等)、肝胆疾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石症等)等。3、需要做哪些检查呢?溃疡性结肠炎的明确诊断需要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全结肠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表现。结肠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活检是首选检查项目,也是最直观的检查手段。结肠镜下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炎症的内镜特征为红斑,黏膜充血和血管纹理消失;中度炎症的内镜特征为血管形态消失,出血黏附在黏膜表面、糜烂,常伴有粗糙呈颗粒状的外观及黏膜脆性增加;重度炎症内镜下则表现为黏膜自发性出血及溃疡。缓解期可见正常黏膜表现,部分患者可有假性息肉形成,或瘢痕样改变。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黏膜萎缩可导致结肠袋形态消失、肠腔狭窄,以及炎性息肉。4西医如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应尽快控制炎症,缓解症状;缓解期应继续维持治疗,预防复发。治疗用药以氨基水杨酸制剂(常用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常用强的松)、免疫抑制剂以及生物制剂为主,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治疗的效果与病变范围、病程长短、治疗方案的合理性、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以及饮食因素有关。病变范围小治疗效果佳,病变范围广治疗相对困难;病程越长则癌变风险越高;规范规律服药效果佳,间断服药效果相对差;治疗期间不注意饮食者效果差。5、中医如何治疗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动期以祛邪缓解症状为主,治法主要为清热化湿,调气和血,敛疡生肌;缓解期以扶正固本预防复发为主,治法主要为健脾益气,兼以补肾固本,佐以清热化湿。根据病情轻重程度,重度患者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主;轻中度可用中药辨证治疗诱导病情缓解;缓解期可用中药维持治疗。根据部位不同,直肠型或左半结肠型可采用中药灌肠或栓剂治疗,广泛结肠型采用中药口服加灌肠联合给药。6、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哪些优势?西药控制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炎症具有优势,但长期使用会出现不良反应,尤其是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并且价格昂贵。中医整体观、个体化治疗思路在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全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方面具有优势。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在规范使用西药治疗的前提下,若病情仍不能有效控制,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单用西药的不良反应,降低医疗费用;缓解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其复发率。7、溃疡性结肠炎会癌变吗?溃疡性结肠炎病程10年的患者,很少发生结直肠癌,以后患癌的危险性每年上升0.5%-1.0%。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肠癌的发生率10年为1%-5%,20年为5%-25%,30年之后达9%-42%。病变范围广泛者(如全结肠炎)癌变危险性最高,而仅患直肠炎的患者,其癌变率与普通人群相同。8、饮食应该注意什么?饮食不当可加重或诱发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我们建议患者在保证营养全面的前提下选择精细少渣高热量食物,应注意避免以下食物的摄入:①高脂饮食:如黄油、蛋黄酱、人造黄油、巧克力、油炸食物;②产气食物如豆类、包菜、绿色椰菜、洋葱;③碳酸盐饮料、咖啡、浓茶;④辛辣刺激类食物;⑤粗纤维类食物;⑥大量红肉类;⑦酒类。9、建议:①建议凡是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症状的患者建议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②建议起病8-10年的所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应行一次结肠镜检查,以确定当前病变的范围。如为广泛结肠型,则此后每2年复查全结肠镜,起病20年后每年复查全结肠镜;如为左半结肠型,则从起病15年开始每2年复查结肠镜;如为直肠型,无需结肠镜监测。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者,从该诊断确立开始每年复查全结肠镜。只要早期诊断,规范用药,定期监测,预防癌变也并非难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nanpeng.net/zzbx/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