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区里的生命接力潇湘晨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南京8月16日电(张艾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超)今日,经过10天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强强(化名)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终于可以出院了。

10天前,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强强走进南医院的儿科发热门诊,那天医院医疗队的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向秋莲值班。

7月23日起,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江宁区禄口街道围合区域(四至范围:东至禄铜路,南至达练岗河,西至原东湖迟家村,北至启航大道)调整为高风险地区。6天后,禄口街道因疫情原因全域调整为高风险区域。

8月6日医院医疗队进医院的第10天。向秋莲回忆,孩子是快下班时候送来的,出生才18天。

妈妈告诉向秋莲,孩子平日就很乖,吃饱了就睡。当天下午,爸爸发现孩子不愿意喝奶,皮肤摸着很烫,一测体温有39.3℃。他们立即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医院。

“我给他进行体格检查时,发现皮肤温度高,精神状态不好,复测体温竟有40℃。”

此时,多年的儿科临床经验让向秋莲警惕了起来,立即安排了血常规检查和核酸检测。考虑到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状况,即便血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宝宝仍有新生儿败血症、甚至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等新生儿期重症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

“孩子需要进一步接受血液和其他相关检查和治疗,医院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与前来接班的郑果果医生商讨后,她们迅速向江宁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报,决定将患医院救治。

经指医院对接,患医院,随后被立即收入该院封闭式管理的感染性疾病科的留观隔离病房。

入院后,病区李立群副主任医师为患儿完善了血常规、胸片、降钙素原等相关检查,结果显示感染指标非常高。由于患儿为仅出生18天的新生儿,李主任立即联系新生儿医疗中心主任程锐进行会诊。

“患儿C反应蛋白高出正常数值近十倍,降钙素原也异常升高。两项指标结果均提示患儿存在严重感染。”程锐主任说,“临床考虑是新生儿败血症,还需高度警惕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程锐主任立即为患儿进行了腰穿,完善脑脊液检查。最终,孩子被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肺炎,所幸颅内和腹部均未发现感染,随后病区医护人员对患儿开展积极的对症治疗。

随着治疗的有效进行,患儿病情逐渐好转。但还在月子里的妈妈,并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照顾孩子。

此时,病区的李立群主任担起了“育儿培训”的任务。“宝宝怎么睡最安全”“喝完奶如何拍嗝”等,她都给宝妈一一讲解。甚至,在宝妈出现了堵奶结块,疼痛难忍的时候,李主任及时帮助通乳,手把手指导宝妈如何自我缓解。

医院病区医护10天的悉心照料,患儿的各项指标终于恢复正常,可以回家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nanpeng.net/lcjc/10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