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黃被人類使用已有多年歷史,屬於薑科植物,咖哩中黃色的來源就是它,在古印度及中國醫學都曾使用薑黃來治療發炎性疾病、保護肝臟、皮膚疾病及創傷,堪稱草本阿斯匹靈。
根據美國知名期刊(J.Am.Chem.Soc.)研究指出,天然薑黃素的抗氧化能力是生物類黃酮的2.33倍,維生素E的1.6倍及維生素C的2.75倍,能幫助人體對抗許多疾病
EnagicUKON和市场上的姜黄素有什么不同?1)首先姜黄素生长的地理环境非常重要,温度、湿度、阳光的地理纬度都有讲究。EnagicUKON,是在日本的冲绳岛北端的YANBARU生长的『野生姜黄』,YANBARU被日本人称为“自然之宝”。每年姜黄的采摘期分为春节和秋季,YANBARU春节的姜黄是由ENAGIC公司独家采摘的。2)Enagic姜黄的种植是采用低产量,传统农耕方式,%没有任何化学物质。3)固有的冲绳土壤提供了完全适合于姜黄的生长的养分,并且冲绳岛的温度和日照也非常适宜姜黄的生长。4)UKON姜黄素是世界上唯一的包含姜黄素、还原水和纯天然春季姜黄精油,三者合一的产品。
只有ENAGICUKON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还原水春季和秋季采摘的姜黄都是用ENAGIC的强还原水和强酸水进行清洗和消毒。
還原薑黃的生產基地
薑黃是超級抗氧化、抗癌的好產品。整個種植過程用還原水,收成後用強酸水消毒殺菌,完全純天然無防腐劑。
世界第一家采用植物性软胶囊作为包装的保健品
UKON姜黄素的包装也极其讲究,每粒必须独立包装,避光。包装采用的胶囊为%天然植物。在市面上你所见到的很多瓶装产品,一打开盖子产品就很容易氧化。可能这些微小的细节造就ENAGICUkon昂贵的价格。
有人把UKON姜黄素用刀切开,把里面的液态物体挤出来,然后拿ORP电位笔检测,结果UKON姜黄素呈负电位!
薑黃(素)被推薦的實證功效(好處)有哪些?
1.薑黃的獨特活性成分有豐富的醫療價值薑黃萃取物(curcuminoids)中的薑黃素(curcumin)是這裡的討論重點,是最具醫療價值的部分,大約佔重量的3%-5%,雖然不多,卻具有非常強的抗發炎及抗氧化能力,目前的醫學研究就是使用此成分為主
而薑黃素單獨使用時人體較不易吸收(動物實驗中發現口服吸收率僅有1%)註19,因此拜現代科技之賜有許多增強吸收的配方,例如Meriva就是結合卵磷脂(Lecithin),其它像是添加胡椒素(BioPerine)、磷脂質(phospholipids)或者是添加植物原生的精油成分,都號稱能增加數倍的生物利用率
2.有益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是過敏疾病中最常見的型態,主要症狀有流鼻水,打噴嚏,瘙癢和鼻阻塞,約影響全球4億以上的人口
過敏性鼻炎主要與吸入過敏原所引發的IgE介導發炎反應有關,相關過敏原有:空氣中的塵蟎排泄顆粒,蟑螂殘留物,動物皮屑,黴菌和花粉。
一則隨機雙盲對照研究(為期2個月,對象為位長年過敏性鼻炎患者)指出,相較於安慰劑,口服薑黃素(每日mg)能相低相關鼻症狀,包括打噴嚏、搔癢、流鼻水和阻塞。註1
背後機制與調節免疫功能,抑制促炎激素,如:白細胞介素-4(IL-4)、白細胞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數α(TNF-α)及增加抗炎白細胞介素-10(IL-10)可溶性細胞間粘附分子1(sCAMs)有關
3.具有天然的抗發炎效果
發炎(inflammation)代表著身體遭遇病原、創傷或毒性物質造成的組織損傷所產生的複雜的化學信號、細胞類型和細胞因子相互作用
發炎過程則與多種促發炎及抗發炎細胞因子息息相關,如腫瘤壞死因子(TNF-alpha)、白細胞介素-6、瘦素、抵抗素、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C反應蛋白和抗發炎分子脂聯素
而這些分子失去平衡則是造成慢性發炎的關鍵,與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牛皮癬和癌症息息相關。
幾則具有高度證據力的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均指出,口服薑黃素相關化合物,具有顯著降低相關促發炎標記,如:C-反應蛋白(C-reactiveprotein)、腫瘤壞死因數-alpha(Tumornecrosisfactoralpha)、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的效果。
4.預防骨量減少(Osteopenia)
骨量減少泛指骨質鈣化、骨密度或骨量變低,可能有疼痛和脊柱變形症狀,假如未加以改善,將引發骨質疏鬆或骨折
多則動物及體外實驗發現,薑黃素能藉由多種分子機制影響骨質的狀態,像是活化及分化破骨細胞(osteoclasts)。註1
一則初步對照研究(為期24周,對象為57位元低骨密度年長者/DXAt-score介於-1至-2.5間)指出,服用薑黃素搭配飲食調整及運動,具有改善骨密度的效果(小指、上頜及腳後跟部位)。
5.改善高血脂
高血脂主要特徵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升高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
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除了與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有關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每降低1mg/dL,也會增加2%至3%的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值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0則隨機對照試驗,參與者人)指出,口服薑黃素類化合物具有降低血清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及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效果。
6.有益疼痛緩解據調查,在美國有25%的人口(約7萬人)有慢性或復發性疼痛的問題,其中更有40%影響到工作及家庭,造成龐大的經濟損失
而慢性疼痛有關就是隨之而來的處方止痛藥濫用,特別是鴉片類止痛藥的濫用所造成的死亡人數還超過毒品(海洛因及古柯鹼),被美國疾病防治中心列為全國性健康議題。
一則系統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8則隨機對照研究,共位參與者)指出,薑黃素類化合物(curcuminoids)有助於改善疼痛嚴重度(因手術、關節炎或運動所引發),具有安全及高耐受性,且以加強吸收率配方效果較顯著。
7.有益憂鬱症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憂鬱症與癌症、愛滋病並列為本世紀3大疾病,終身盛行率約在16%左右,且具有45%的高復發率。由於憂鬱症患者的自殺率是一般人的8倍,且自殺已成為十大死因之一,因此更值得大家關注
憂鬱症並非只是暫時性的情緒,通常情況會嚴重到影響生活作息,開始出現無盡哀傷、失眠、疲勞、失去自我價值、性欲減退,甚至感到生命毫無價值等
一則雙盲對照研究(為期6周,對象為位患有憂鬱症男性)發現,相較於單獨使用抗憂鬱藥物,薑黃素合併藥物不僅更進一步降低憂鬱指數(以漢氏憂鬱量表衡量衡量),還能減少發炎及壓力反應,並提升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
近期一則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6則臨床試驗)也指出,薑黃素(經強化吸收率的BCM-95或胡椒素配方)有助於降低憂鬱症狀,特別是對於使用期間較長較且劑量較高的中老年患者。
8.癌症預防薑黃素在眾多研究中被發現可透過多種路徑來抑制腫瘤生長,主要包括誘導凋亡、抑制血管新生、抑制細胞週期進程、調節細胞信號、調節免疫反應等。
因此,薑黃素具有單獨或合併其它物質對抗癌症的潛力,像是多發性骨髓瘤、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口腔癌、前列腺癌、直腸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
9.加強血糖控制,有益於糖尿病糖尿病主要特徵為慢性高血糖症及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異常,並伴隨胰島素分泌及作用障礙
血糖過高長期下來易造成心血管損傷、視力受損、腎功能衰竭、感染性疾病和過早死亡
一則系統文獻分析指出,薑黃素在眾多動物實驗中被發現能經由多種分子途徑(TNF-α、NF-κB、TBARS、PPAR-γ、Nrf2)調節及改善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腎病變、血管疾病、胰腺Betacells功能障礙等併發症。
一則大型雙盲對照研究(為期9個月,對象為位糖尿病前期患者)指出,薑黃素療法能顯著降低前期糖尿病患者惡化至糖尿病的機率(安慰劑組有16.4%發展為糖尿病,而治療組則無人惡化),且無顯著副作用。
另外,薑黃素治療組的胰島beta細胞、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及脂聯素(adiponectin,一種具抗炎效果的細胞激素)也有改善
另則雙盲對照研究(為期3個月,對象為70位糖尿病患者)指出,口服薑黃素具有降低糖化血紅蛋白(HbA1C)、平均血糖值(estimatedAverageGlucose)、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身體質量指數(BMI)效果。
10.有益關節炎關節炎主要表徵為一處或多處的關節慢性發炎,並導致疼痛或不良於行。關節炎共有百種不同形式,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退化性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其次是風濕性或自體免疫關節炎
由於人均壽命提升,老年人口增加,因此退化性關節炎正快速成長(十年來共提升26.6%),且60歲以上的男女發生率約是9.6%及18%,算是高齡化社會無法避免的疾病(主因有抑制發炎能力降低、肌少症、骨轉換率增加等)。
一則系統回顧(SystematicReview)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做出結論(包含8則隨機對照試驗),認為薑黃萃取物有助降低關節炎症狀(特別是疼痛及發炎相關症狀),且改善效果可與抗發炎藥物相比擬(如ibuprofen或diclofenac)。
11.改善肌少症肌少症是一種隨著老化逐漸喪失肌肉質量及強度的症狀,嚴重時會造成跌倒及骨折,進而生活無法自主,須由旁人照護
肌肉質量在40歲後開始以8%的速度下降,到了80歲,肌肉量會流失50%
動物研究發現,薑黃素具有促進蛋白質再生及減少肌肉流失效果。
一則對照實驗指出(為期3個月,對象為86位有肌力喪失及疲勞症狀的年長者),相較於對照組,薑黃素合併運動訓練及飲食調整,能顯著改善受試對象的多種評估指標,包括握力、舉重、騎自行車時間、步行、爬樓梯、蛋白尿、氧化壓力、柯氏體能量表、左心室射出分率。
12.改善牙周病(PeriodontalDiseases)牙周疾病主要定義為牙周組織因發炎所引發的結構破壞,而預防此症的主要方法是牙結石或牙菌斑清除術
然而,依治療手法及熟練度不同,治療部位的細菌非常難根除,因此輔助的抗菌配方變成增加治癒率的重要助力
一則隨機對照研究指出(為期30天,對象為30位接受牙結石清除術的牙周炎患者),在正規療法外合併使用氯己定殺菌劑(chlorhexidine)或1%薑黃素預製溶液,皆有顯著的臨床症狀改善效果。
但兩者相比後,薑黃素預制溶液的改善幅度(牙周袋深度、菌落數)皆明顯優於氯己定殺菌劑,且無副作用
13.有益脂肪肝脂肪肝主要特徵為中性脂肪(主要為三酸甘油脂)堆積於肝細胞,當數量過多會促發氧化壓力及炎症反應,如放任不管可造成肝纖維化、肝硬化和肝細胞癌
據估計,脂肪肝的盛行率約在15–30%,而體重過重及糖尿病患者者更高達50–90%,可說是成年人最常見的肝疾病
一則雙盲對照研究指出(為期8周,對象為為脂肪肝患者),薑黃素有助於改善多種與脂肪肝相關的參數,如身體品質指數、腰圍、肝功能指數(ALT及AST)。
另外,超音(聲)波檢查也顯示,薑黃組有75%參與者顯示改善,相較於控制組的4.7%
14.改善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阿茲海默症是最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約占所有病例的60-70%,主要表現出漸進式的記憶、思考、語言及學習能力下降,末期時甚至失去自主能力,須由旁人照護
據估計,目前全球人口約有4千萬人罹患此病,但由於人口老化因素,到了年罹病人口將提升3倍,因此如何預防值得關注
截至目前為止,雖然發現薑黃素能從多種路徑影響及抑制阿茲海默症的形成(如抗氧化、抗發炎及抑制乙型澱粉樣蛋白),但相關研究大多侷限於動物及體外研究。
而人體研究則尚未出現預期效果,普遍認為與吸收困難、生物利用度和使用的時間和長度有關
然而,目前已有更多新專利技術能增加薑黃素的生物利用率、血腦屏障穿透率及半衰期,因此有待未來人體研究進一步證實其效用
15.改善經前症候群經前症候群泛指黃體期(lutealphase)反覆發作的情緒及生理症狀,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約有50%至80%女性曾發生輕至中度的經前不適症狀
經前不適雖然能依照症狀對症處理,但由於潛在的藥物副作用,常造成患者卻步
一則雙盲對照研究指出(連續3週期,對象為70位患有經前症候的女性),相較於安慰劑,經期前後服用薑黃素(劑量為每12小時mg)有助改善經前症候群的嚴重程度(以生理、心理及行為3種問券調查衡量)。
背後機制與薑黃素具有的調節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及抑制前列腺素生成有關(兩者被認為是造成經前不適的主要因素)
16.緩解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是發生於腸道黏膜的擴散性發炎疾病,以直腸部位最常見,在西方國家中,每千人約有一人患有此病
造成潰瘍性結腸炎的原因目前仍不明,但推測與基因傾向及免疫細胞對腸道抗原過度反應產生發炎因子有關(簡單來說就是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
一則雙盲對照研究指出(為期1個月,對象為50位輕至中度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相較於單獨使用藥物治療,合併使用高劑量薑黃素(每日3克)的對象有更佳的疾病緩解效果(以臨床和內視鏡結果衡量)。
但另則同為接受藥物治療的雙盲對照研究發現,合併低劑量(每日mg)的薑黃素對於臨床緩解、臨床反應、黏膜修復及失敗率並無明顯效果,有待更多研究確認其有效性及劑量。
17.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Dyspepsia)消化器官是維持生命最重要的機能,在吃下食物後,所有的養分吸收均仰賴它,就像是一棵大樹的樹根,負責吸取營養,讓生命茁壯
但處在這個任何事都講求效率的社會中,連吃飯這件人生的享受,也開始快轉,讓人開始狼吞虎嚥,暴飲暴食,後果就是不僅沒享受到食物的美味,還常造成腸胃功能失調,引發腹脹、腹痛、噯氣、胃灼熱等症狀。
而醫學上也將這些症狀定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就是經過精密檢查後排除(腸胃潰瘍、發炎、腫瘤)等器質型疾病。據估計,在臨床上每10個反應消化不良的病患中,就有7人屬於功能性消化不良,影響國人生活品質甚鉅
在中國及印度的古醫學中,薑黃就被視為消化功能促進劑,具有抗菌、抗發炎、(刺激膽汁分泌,改善脂肪吸收)、減少脹氣、改善潰瘍的效果
一則隨機研究發現,消化不良患者連續7日服用薑黃後,有87%的患者表示腹痛、脹氣、噯氣等症狀有改善(相較於對照組的53%)
18.薑黃素具有減肥效果統計發現,光是美國就有近半成年人及三成孩童過胖,造成嚴重的醫療問題。而減肥不僅是出自於愛美,而是因為過胖會大大提高癌症、心臟病、糖尿病及老化的機率
最新研究發現,薑黃素對於脂肪細胞有多種調節能力,能幫助你瘦得更快也更健康
抑制脂肪細胞血管新生,促進脂肪細胞凋亡:脂肪細胞與癌細胞類似,都需要透過血管新生途徑,才能獲得營養,壯大聲勢。據估計,每公斤脂肪需要3.2公里的血管供養,而薑黃素在動物實驗中發現,能抑制血管新生,間接餓死脂肪細胞
抑制NF-κB轉錄因子:NF-κB是細胞中調節發炎反應的一種蛋白複合體,與代謝症候群及肥胖有正向關
調節脂聯素(Adiponectin)與瘦體素(Leptin)分泌:脂聯素與瘦體素是脂肪細胞所分泌的一種激素,與新陳代謝,發炎反應及胰島素抗性有關。一般認為瘦體素抗阻也是造成肥胖的成因之一。
19.薑黃素有保肝效果肝臟是人體最多功能的器官,除了能排除各種內外源毒素,也是重要的新陳代謝中心,具有產生能量、合成營養素等功能,可說是除了生小孩外,什麼都會
肝臟因具有優異的再生功能,即使受到損害都能自行修復再生,不過當受損達到一定程度,便容易引發各種肝臟疾病(如肝炎、脂肪肝、肝癌、肝硬化等)
氧化壓力在肝臟疾病扮演重要角色,而薑黃素因具有特殊抗氧化及抑制NF-kB轉錄因子的機制,因此護肝效果目前已在多則研究中被揭露,具有防止多種毒素損壞肝臟的功效(如黃麴毒素(aflatoxin)、鐵過量、抗生素、酒精、致癌物"硫乙醯胺"四氯化碳等),但大多屬於動物及細胞實驗。
另外,其它研究也相繼發現薑黃素具有抗脂肪肝、逆轉因四氯化碳所引發的肝纖維化的效果,但因屬動物研究,因此仍待更多人體實驗進一步證實。
20.提升BDNF(Brain-derivedneurotrophyfactor,腦衍生神經滋長因子),改善大腦功能,減少腦部退化早年我們認為腦神經細胞在過了童年之後就不會在增長,但現在醫學發現答案是會,神經細胞還是能在大腦的某些部位形成新的連結,而且還能增加數量,而BDNF(腦衍生神經滋長因子)是驅動神經細胞增長的要素之一
BDNF(腦衍生神經滋長因子)是一種幫助神經生長的蛋白質,能調節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神經元的分化、成長與重塑都與之有關係,而許多腦部疾病如憂鬱症與阿滋海默症都與它有關連,而薑黃素在研究中也被發現能提高BDNF的水平值,因此藉由服用薑黃素能逆轉甚至預防腦部相關疾病,而且還能改善記憶力,讓我們的大腦運作得更順暢。
21.降低多種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腦心血管疾病長期以來是國人致死原因第二名(僅次於癌症),較常發生於腦部的是中風,發生於心臟的是心肌梗塞與心絞痛,而這些疾病的主因大多不是器官功能衰退,而是來自於血管的老化
血管老化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內皮細胞受損(endothelialdysfunction),內皮細胞位於血管內側,具有保護及活化血管功能,而這功能一旦異常,將造成循環障礙、高血壓、血栓甚至是動脈硬化(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
數則研究發現,薑黃素能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且效果甚至不輸給降血脂藥(atorvastatin)
另外,薑黃素也能減少發炎反應,發炎是目前醫界公認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在一則研究中發現,位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患者,在手術前後分別使用安慰劑或每天4g的薑黃素,統計後發現使用curcumin的患者減少了65%的心臟病發生率
22.延緩老化,減少老年退化性疾病氧化壓力或稱自由基導致的破壞,是造成老化及退化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抗氧化劑就是我們的武器,能中和自由基的危害,只要有足夠的數量,就能延緩老化,預防阿茲海默症、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關節炎、癌症等疾病
而薑黃素本身就是強力的抗氧化劑,因此對於延緩老化及預防退化性疾病都有非常多的幫助
23.增加身體抗氧化劑的存量氧化損傷被認為是老化與許多疾病的成因之一,是由於自由基攻擊細胞組織造成的損傷,自由基是不穩定的成對電子,當它攻擊細胞膜時會氧化細胞,造成損傷,而抗氧化劑,顧名思義,就是保護細胞組織,免於受到自由基的氧化
由於薑黃素特殊的化學構造,使它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還能促進體內抗氧化劑谷胱甘肽的合成,保護細胞免於自由基的傷
薑黃素小常識:
1,與菜花一起吃,可以預防前列腺癌和停止現有的前列腺癌的生長。
2,小白鼠實驗中,能防止乳腺癌擴散到肺部。
3,它是一個自然的肝臟解毒劑。
4,它是一個強有力的自然消炎劑,且沒有副作用。
5,一直被用於中藥治療抑鬱症。
6,因為它的抗炎作用,它還能治療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
7,它能阻止腫瘤在其他新的血管
8,加速傷口癒合和協助移除受損的皮膚。
想瞭解更多資訊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