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3日)是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也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黄天生提醒广大居民,慢性肠胃疾病、慢胜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这个季节要注意保暖,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防止旧病复发。
这几天,随着气温连续“跳水”,医院消化内科也迎来了一波就诊“高峰”。
张先生都没有什么胃口,时常觉得胃部像压了块石头,吃什么都觉得消化不良,更是出现了便秘;陈阿姨也是肠胃不适,可症状却与张先生大不相同,一直都有腹泻发生。黄天生医生介绍,这些症状的发生,都和天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胃虚寒患者身体虚弱调节的功能不太好,由于季节的变化、饮食不当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尤其摄入寒凉之类的食物会导致胃肠道快速收缩,所以会诱发胃部的慢性疾病出现。”黄天生医生介绍,“秋天的温差比较大,如果不做好腹部的防寒保暖,胃肠道受凉后也会引起胃部不适,慢性的胃部疾病会随着天气的变化出现改变,所以天气逐渐转凉时容易引起疾病复发,患者会出现胃部疼痛、恶心、腹泻。秋天天气逐渐寒冷,饮食上尽量吃温性食物,如摄入过多寒凉性食物容易导致食物在胃内停滞,对局部的神经造成刺激也会引起疼痛。”
为此,黄天生医生建议,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及自我保养,一定要坚持医生的指导治疗,避免服用对胃肠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药物。栗子具有益气补脾、厚肠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功效,是这时的进补佳品。但也要注意,栗子生极难化,熟易滞气,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除了慢性肠胃疾病,这个季节,其他几种慢性疾病也要加强防范。
关节炎
受寒受凉是关节炎的重要诱因之一。此时,风寒湿痹型关节炎患者,患处疼痛、肿胀症状,以及关节僵硬症状,会随着气温下降而加重,病情稳定的患者也要提防复发。建议有关节炎、腰椎、颈椎疾病的患者,此时一定要注意保暖,骑车族可以通过佩戴护膝、护肘,保护关节以免受凉。此外,多晒太阳,适当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也有助于关节的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
气候的变化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血压增高,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甚至脑中风。建议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士,要注意保暖,及时增加衣物,饮食宜清淡,避免高油脂,高血压人群应坚持服药、定期量血压,一旦出现1(一张脸不对称)、2(两只胳膊单侧无力,无法平行举起)、0(聆听到言语不清、表达困难),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慢胜支气管炎
平时要多吃一些生津润燥、宣肺止咳的食物,如梨、洋葱、萝卜、白果等,同时还要注意勤通风、多晒太阳,加强锻炼,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黄天生
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杏林新星”导师。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师从全国名老中医何立人教授和上海市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家朱生樑教授,获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三等奖等。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胃食管反流病重点专科建设及市、局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炎、胃炎、功能性胃肠病、胃轻瘫、肝炎、脂肪肝、溃疡性结肠炎、难治性便秘、消化道癌前癌后病变等消化系统疾病及膏方调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图片:赵立
编辑:毕扬静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上观号作者: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