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年龄是否是炎症性肠病预后的决定因素

赵灵逸沈骏

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上海市炎症性肠病研究中心

导读

有研究表明,确诊时年龄小是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不佳的风险因素。尽管蒙特利尔分型强调了诊断时年龄对于克罗恩病预后的重要性,并定义了3个年龄组(17岁、17~40岁、40岁),但部分研究认为这一个观点只适合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的预后相关因素主要是病变范围。

近年来,一些研究强调了诊断年龄对溃疡性结肠炎预后的重要性,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指南也确定了诊断年龄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但是在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中是否有差异仍未可知。

衰老的过程与多种生理变化有关,其中包括肠道微生物构成与功能改变,这些与炎症性肠病有关。有些研究发现与早发型炎症性肠病患者相比,起病时间较迟的(通常≥60岁,即晚发型炎症性肠病)患者表现出不同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例如,晚发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较少,病情进展也较轻。然而也有一些研究报道了不同的结果,部分研究发现与年轻发病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相比,晚发型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并未观察到较轻的疾病进展。

炎症性肠病进展性病程导致该疾病是一种致残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的最终结局是包括多种临床表现的一个复合结局,一些研究报道诊断时年龄<40岁的克罗恩病患者疾病进展的风险较高。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除了广泛性疾病(E3)和男性性别,诊断时年龄≤40岁的患者与>40岁的患者相比也有较高的发生致残性结局的可能性。然而,诊断时年龄对于炎症性肠病病程的影响仍存在争议。

内容

研究背景

晚发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疾病病程往往较为平稳,但各项研究之间存在冲突,仍需进一步验证,该研究旨在确定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诊断年龄与疾病进展之间的关联。

方法

该队列研究纳入葡萄牙的6个二级和三级医学中心(类似医院)进行炎症性肠病患者随访。患者被分为建模组(80%)和验证组(20%),主要结局为疾病进展,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进行分析,同时也估测了优势比及95%置信区间(CI)。

结果

建模组包括例克罗恩病患者(其中68%疾病进展)和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7%疾病进展),验证组包括例克罗恩病患者和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患者结局比例与建模组相似。在最终的模型中,诊断时年龄超过60岁的克罗恩病患者发生疾病进展结局的风险较低(优势比0.,P=0.),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AUC0.),但是在该模型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诊断年龄与发生疾病进展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

结论

晚发型克罗恩病患者疾病进展较缓慢,本研究中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年龄与疾病进程无相关性。

专家点评

该研究的主要优点是对大型多中心队列进行了分析,随访时间较长(中位时间为12年),并且使用独立的验证队列对结果进行了验证。当然该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该研究是一个基于转诊中心的队列研究,对结局进行的是回顾性分析,亚组病人数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进展人数不足也限制了数据分析的效能,同时炎症性肠病肿瘤发生未被纳入疾病进展结局的定义中,因为该研究涉及数据库缺乏关于该参数的可靠数据。

该研究发现诊断年龄对克罗恩病的病程比对溃疡性结肠炎更重要,晚发型克罗恩病患者的病程进展较慢。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范围比诊断年龄更加重要。这些预测因子对于炎症性肠病疾病管理非常关键,风险较高的患者需要更快地做出治疗决策,从而改变病程。

注:原文来自ClinicalandTranslationalGastroenterology;12:e.作者和点评人在原文基础上有修改。

沈骏

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上海市炎症性肠病研究中心

作者:赵灵逸沈骏来源:IBD学术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nanpeng.net/zzbx/7846.html